皮膚病多發(fā)于體表,外用藥物多直達病所,易于起效。皮膚病的外治療法歷史悠久。藥水外敷是我科治療面部皮炎、過敏性皮炎、濕疹、銀屑病、痤瘡等皮膚病的常用方法。而正確的使用方法是保證療效和避免不良反應(yīng)的關(guān)鍵。
使用前要了解的小知識:
?、偃魏瓮庥盟幬锒疾荒鼙WC對所有患者百分百安全不刺激,尤其是對于面部皮炎或皮膚敏感者。這類患者在外用藥物或護膚品前更應(yīng)謹慎小心。
?、谇?天先小面積試用(皮膚過敏反應(yīng)一般于使用后72小時內(nèi)出現(xiàn)),若局部有紅、腫、熱、痛、癢等不適癥狀,說明對所試用的藥物過敏,應(yīng)立即停用。
③出現(xiàn)過敏反應(yīng)應(yīng)及時清洗皮膚,同時可用冷開水或冰水外敷皮損處,每次持續(xù)15—30分鐘,可反復多次,若未見明顯好轉(zhuǎn),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外敷的方法:
①將面膜紙剪成小片(如2×2cm或直徑2cm左右),或小塊紗布(注:面膜紙多用于面部皮損,使用1層即可;紗布多用于軀干四肢皮損,以6-8層為宜),用藥水將其浸濕,以不滴水為度,之后外敷于皮損處。
②每次15-30分鐘(可事先將藥水裝于小噴霧瓶內(nèi),外敷過程中若覺濕度不夠,可適量噴灑)。
③每日2-3次,敷后可用清水外洗,待水分尚未完全干燥前外用保濕護膚品或藥膏。
?、苋敉庥?天后無任何不適,可逐漸擴大外用面積。
⑤剩余藥水封口后放冰箱中冷藏待用,若藥水變色或變質(zhì),則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