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寒冷性蕁麻疹屬于物理性蕁麻疹的一種,所謂物理性蕁麻疹就是由于物理性刺激所誘發(fā)(如人工蕁麻疹——皮膚劃痕癥、寒冷性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運動誘發(fā)的蕁麻疹等)。
寒冷性蕁麻疹多由冷風刺激誘發(fā),患者受冷刺激常出現(xiàn)風團和紅斑,瘙癢感增加。
專家表示,自己在家可以通過一個小實驗來確定是否患了寒冷性蕁麻疹。只需拿一小袋冰塊,敷在腿上或者其他瘙癢部位10秒鐘左右。如果是寒冷性蕁麻疹患者,敷冰塊處會出現(xiàn)風團和紅斑。不過不必擔心,癥狀會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后消失。
平時多注意防寒保暖和適當訓練,寒冷性蕁麻疹的預防是有章可循的。
專家表示,除了冷天時多穿衣服外,還可以在剛入秋時適當做一些寒冷適應訓練,比如用比較涼的水擦拭皮膚等。
1、非過敏性組織胺釋放。
如某些藥物(阿司匹林、嗎啡、磺胺、青霉素、阿拖品等),其它一些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細胞,使它釋放組織胺導致蕁麻疹,不需要通過過敏性機理。
2、遺傳因素。
如家族性蕁麻疹綜合征,延遲性家族性局限性熱蕁麻疹,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等都較少見。
3、直接刺激血管可引發(fā)蕁麻疹。
有些因素可直接刺激血管使之擴張和產生蕁麻疹,如飲酒、精神緊張、失眠以及可使血管擴張的藥物等。
4、膽堿能性蕁麻疹。
溫熱、運動、情緒激動等可使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膽堿能性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乙酰膽堿可直接引起血管擴張,也可促使組織胺釋放,引發(fā)蕁麻疹。
因此,并非得了蕁麻疹就是過敏,蕁麻疹發(fā)病與各種因素都有關系。
蕁麻疹患者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
不要去抓:一般人對于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不要熱敷: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不那麼敏感,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浸泡在過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里保暖過渡都很有可能引發(fā)蕁麻疹。
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fā)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