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蕁麻疹常是急性發(fā)作,全身有瘙癢,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風團發(fā)生。風團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損,或成地圖樣損害。急性病人往往呈紅色浮腫片塊,有的急性皮損上可有水皰、大皰,稱大皰性蕁麻疹。有的中央可有紫斑發(fā)生,稱紫斑性蕁麻疹。粘膜也可受累,口唇腫脹,或咽峽部腫脹而造成喉頭水腫,致使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皮損往往在數(shù)小時內(nèi)消退,但此起彼伏,不斷發(fā)生新的損害,嚴重的大片出血性皮損也可在數(shù)天內(nèi)消退。
全身可有發(fā)熱,一般在39℃以內(nèi),如在39℃以上,就應注意病人有無急性化膿性感染,或敗血癥。呼吸癥狀可有哮喘與呼吸困難。腸道可有腹痛或胃脘脹痛。有的還可有腹瀉。嚴重全身性風團病人還可有血壓下降、頭暈、胸悶等癥狀,極少數(shù)還可發(fā)生休克反應。應及時給予治療。大多數(shù)病人僅有風團瘙癢癥狀,而無其他癥狀。病程一般在1~2周內(nèi)自然痊愈。
治療
?。ㄒ唬?/strong>
辨證:風熱邪氣搏于營血所致。
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方名:荊防方。
組成: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浮萍6克,生甘草6克,金銀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生地9克,黃芩9克,薄荷4.5克,蟬蛻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趙炳南方。
(二)
辨證:風熱邪氣搏于營血所致。
治法:清熱消風。
方名:消風清熱飲。
組成:荊芥9克,防風9克,浮萍9克,當歸9克,赤芍9克,大青葉9克,黃芩9克,蟬蛻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朱仁康方。
在患者抗敏期間,要注意飲食的清淡。不去味道重的場合,例如,花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