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天不減肥,夏天徒傷悲”。俗話還說,“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在過完春節(jié)之后,春季來臨,很多女性大概又要為自己的體重而傷神了。
確實,為了美麗與健康,有些人真的需要減肥。然而,有的人已經瘦成一道閃電了,卻還嚷嚷著要自己太重了,那就有點過了,這樣不僅不美,還非常的不健康。
體重過輕,小心這3種后果!
1、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就是缺鈣嗎?并非如此,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骨質疏松除了和營養(yǎng)狀況有關系外,還跟性別、年齡、生活習慣、原發(fā)病和用藥史等都有一定關系,比如說女性就比男性更容易骨質疏松,年齡過了30歲,骨量會緩慢下降......
而研究發(fā)現,無論男女,體重過輕,其峰值骨量就會比正常體重者要更低,骨質疏松的可能性也會更大。另外,也有數據表明,體重過輕的人骨折的發(fā)生率會比一般人高1倍以上。
2、不孕
一般的妹紙體重過輕除了是體質問題外,更多的可能是飲食問題——節(jié)食,不吃肉、主食吃得少等。而若是長期如此的話,很容易引起營養(yǎng)不良,內分泌也會受到影響,造成月經不調甚至閉經,影響排卵及受孕。
另外,肥胖和低體重的育齡婦女,都是發(fā)生不良妊娠結局的高危人群,英國倫敦衛(wèi)生和熱帶醫(yī)藥學院研究則發(fā)現,一旦懷孕,太瘦的女性在頭3個月發(fā)生流產的危險會增加72%。所以體重過重或過輕,都是不好的。
3、貧血
體重過輕、營養(yǎng)不良往往會出現貧血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鐵、維生素b12等造血物質攝入不足,營養(yǎng)不均衡造成的。這種情況下,鐵劑必須和蛋白質、能量一起補充才能改善貧血。
體重多少最健康呢?
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是身體質量指數(BMI),也稱為體質指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我國成年人BMI標準(范圍和國際上的標準略有差異,下述研究為國際標準)為:
BMI<18.5,體重過輕
18.5≤BMI≤23.9,體重正常
24<BMI<27.9,超重
BMI≥28,肥胖
根據歐洲科學家對于人的體重與死亡之間關系的調查研究顯示,體重和死亡率之間之間的關系為一條U形曲線,其中,曲線的最低點是死亡率最低的體重值,而這個值會隨年齡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可總結如下:
年齡<60歲:BMI處于正常范圍(BMI介于18.5~24.9),死亡率最低。
年齡≥60歲:BMI略超范圍上限(BMI介于25~29.9之間),死亡率最低,要比BMI指數標準的人群低6%。這是因為其一,超重的人營養(yǎng)狀態(tài)比較好,其二,老年人患各種疾病的風險都較大,適當的超重,更利于對抗疾病,降低死亡率。
當然,胖瘦并非只有體質指數這一個指標,腰圍(WC)及體脂含量也是判定肥胖的指標。一般來說,女性腰圍>80cm,男性腰圍>90cm,可以判斷為向心性肥胖,但不同人存在身高差異。
總之,控制體重很好,但是體重太輕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