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過敏病的防治必須從懷孕期就開始,才能給新生兒加成的保證。
及時治療有痊愈的機會
異位性皮膚炎為過敏體質在皮膚上的一種表現,其致病機制主要為有遺傳易感性體質的過敏性病人于出生后不久受到環(huán)境的因子作用,造成病人皮膚的過敏性炎癥反應。異位性皮膚炎多于出生后兩個月開始出現,而異位性皮膚炎較常見于五歲以下的孩童,其發(fā)生率在城市約為百分之五。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等如前文所述其致病機制是一致的。
由于異位性體質乃是一種遺傳性的過敏發(fā)炎體質,而所有遺傳體質皆需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不良作用才會造成發(fā)病。
即使是對于已產生過敏癥狀的兒童而言,通過盡快改善會使其生病的過敏環(huán)境,并在適當使用抗過敏性發(fā)炎的藥物,則其過敏病亦將有治愈的可能。
應該從懷孕媽媽就開始預防
其實,我一直強調,對于過敏病的防治必須要有從懷孕期就開始的新觀念。首先我們必須教導已有兩個以上過敏患者的高過敏家庭中的婦女,能從懷孕的第二產期就開始避免接觸家族內過敏的過敏原。
準媽媽千萬不要再攝取家族中已被證實會造成過敏的食物,以及減少塵螨、貓狗等有毛動物、香芋的接觸。則對其新生兒未來的各種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率才有加成的保護作用。
并且在其新生兒出生后易造成過敏體質的前六個月,執(zhí)行下列的建議事項,目前醫(yī)學界證實一定可以明顯地降低過敏病發(fā)作的機會和嚴重度。
1.喂食母乳時,母親應禁食其家族中已被證實會造成過敏的食物。
2.當不能喂食母乳時,須使用水解蛋白嬰兒奶粉喂食。
3.小孩至六個月大,即可再添加副食品。
4.減少塵螨、貓狗等有毛動物、香芋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