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研究首次量化了過量攝入鈉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通過對66個國家鈉攝入情況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分別確定了鈉攝入量對血壓的影響以及血壓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之后將分析結(jié)果與187個國家的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研究。最終的結(jié)論是:僅在2010年,全球大約有165萬人因為鈉攝入過量而引發(fā)致命心血管疾病。
研究發(fā)現(xiàn),全球人均每天的鈉攝入量為3.9克(1克鈉相當于2.5克鹽),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的鈉日攝入量僅為2克。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成年人平均每日的吃鹽量為10.5克,遠高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人食鹽每日小于6克的推薦量。
吃鹽過多有8大危害
1、高血壓:我們每多吃1克鹽,體內(nèi)就多需要111.1克水與之配成“生理鹽水”,血管中水分增多,血管壁受到的壓力也隨之增大。
2、胃癌:食鹽中的高滲透溶液會破壞胃黏膜,使胃壁上的細胞萎縮。一些腌菜、鹽漬食品中所含亞硝酸鹽在胃酸和細菌作用下會轉(zhuǎn)變?yōu)閬喯醢?,易致胃癌?/p>
3、肥胖:英國通過對1600多名青少年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每天多攝入1克鹽,肥胖的風險會增加25%。過多攝入食鹽改變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吸收脂肪的方式。
4、骨質(zhì)疏松:每天吃鹽越多,排出的鈣就越多。而且鹽的攝入量太多,鈣的吸收效率也會隨之變差。
5、身體水腫:為了保持身體的滲透壓平衡,食用了過多的鹽,意味著身體需要通過保留更多的水分來進行平衡,這樣就會造成身體腫脹。
6、腎?。荷眢w95%的鹽分是由腎臟排出體外的,鹽吃太多,就會加重腎臟負擔。同時鹽中的鈉會導致人體水分不易排出,形成水腫,這又進一步加重了腎臟的負擔。
7、呼吸道炎癥:高濃度食鹽不僅抑制呼吸道細胞活性,降低其抗病能力,還會減少唾液,使口腔內(nèi)溶菌酶減少,難以抵抗病毒感染。
8、皮膚老化:體內(nèi)鈉離子增加會引起皮膚細胞失水,導致皮膚老化、皺紋增多。
這些不咸的食物也是“藏鹽大戶”
其實我們所說的吃鹽太多,這里的“鹽”主要是指攝入“鈉離子”太多,一些吃起來并不咸的食物其實含的鈉離子一點也不少,卻容易讓我們忽略。
零食、飲料類食品:我們平時很難把帶甜味的食品與“高鹽”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餅干、蛋糕、點心、冰淇淋、奶酪等。但其實這些食物在生產(chǎn)中加入了許多含鈉的輔料,如發(fā)酵粉(碳酸氫鈉),和功能性的添加劑,如調(diào)節(jié)酸味的檸檬酸鈉、防腐用的苯甲酸鈉等。
調(diào)味品:包括醬油、醋、味精、雞精、蠔油、豆瓣醬、辣醬、韭菜花、腐乳等都含有鹽。比如醬油,每5毫升醬油相當于1克食鹽,所以做菜時放了上面這些調(diào)味品的時候,就要減少放鹽的量。
一些天然食物也含有鈉:包括肉類、魚類、蝦貝等水產(chǎn)品;以及蔬菜中的空心菜、豆芽、紫菜等都含有較多含量的鈉。
這樣做可以讓你少吃鹽,還不影響口感!
1、一日3餐多清淡飲食,早餐盡量別吃含鹽的食物。中餐、晚餐保證頓頓有淡味的菜肴。做菜的方式多用清蒸、水煮,少用油炸、煎炒;
2、用小勺子放鹽。這樣能做到心里有數(shù),知道一家人一天大概吃了多少鹽,同時也能防止手抖,一下子就多放了3、5粒;
3、等菜快出鍋了再放鹽。平日做菜時,待菜炒熟后,把鹽撒在食物表面,不要讓鹽進入食物內(nèi)部,這樣既能減少鹽量,又能相對保持口感;
4、多放醋、少放糖。酸味可以強化咸味,烹制菜肴時放點醋等調(diào)味品,可以幫助舌頭適應少鹽食物;
5、選擇低鈉調(diào)料、零食。購買調(diào)料、零食時,看看配料表,盡量選擇含鹽量低的買;
6、少喝菜湯。吃菜剩下的菜湯里,含鹽量一般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