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識別新生兒敗血癥
摘要:與喂養(yǎng)方式、活動狀態(tài)和覺醒狀態(tài)比較,患兒的易感性、末梢循環(huán)和呼吸狀態(tài)更能預測敗血癥的發(fā)生;血常規(guī):生后24小時以內,白細胞>30*10^9/L或<6*10^9/L,應視為異常。桿狀核中性粒細胞計數>20%也是不正常的;
新生兒敗血癥在活產嬰兒中發(fā)病率為1-10/1000,在早產兒中可達1:250。其癥狀表現不典型,對嬰兒健康危害極大,早期識別及早干預意義重大。
一、評估高危因素:
母親方面:非洲種族、孕婦
營養(yǎng)不良、GBS感染的定植、近期患有性傳播疾病、年齡小于20歲、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無癥狀性菌尿與早產和敗血癥的增加有關。既往生育GBS感染的嬰兒。母親是否因為子宮頸口松弛進行環(huán)扎術;
嬰兒方面:胎膜早破大于18小時、絨毛膜羊膜炎、孕婦存在未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的感染、孕婦不明原因的發(fā)熱、
分娩期間胎兒頭皮電極的應用也會增加嬰兒感染的危險性;
其它因素:男性、雙胎、早產、低出生
體重、存在代謝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癥(增加了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的危險性)。
二、提示可能存在宮內感染:
胎膜早破18小時后開始分娩;
2.持續(xù)有胎心增快(大于160次/分)或減慢(晚減)與新生兒感染有關;
三、臨床表現:
重點觀察:納差(吃的少,下午比上午少)、反應(哭的少,四肢活動少)、皮膚(皮膚不那么紅潤);
及早查血氣,酸中毒是休克的早期表現;
與喂養(yǎng)方式、活動狀態(tài)和覺醒狀態(tài)比較,患兒的易感性、末梢循環(huán)和呼吸狀態(tài)更能預測敗血癥的發(fā)生;
血常規(guī):生后24小時以內,白細胞>30*10^9/L或<6*10^9/L,應視為異常。桿狀核中性粒細胞計數>20%也是不正常的;
CRP在感染的6-8小時內合成,對無癥狀新生兒監(jiān)測感染很有價值,出生大于12小時,連續(xù)2次CRP正常(間隔24h),排除新生兒感染大于99%;
血培養(yǎng)、腦脊液檢查;
四、處理方案:
一旦作出治療的決定,應在血培養(yǎng)后至少給予48小時的抗生素治療;
不管有無病史和實驗室檢查,有癥狀的新生兒應做標本的細菌培養(yǎng),并開始經驗性抗生素治療;
存在絨毛膜羊膜炎時,不管母親產前是否應用抗生素,新生兒應該給予治療;
針對常見病原用藥,參考藥敏,但要注意藥敏可能存在體內體外差別,試驗敏感的藥物也可能效果不好;
革蘭陰性桿菌仍然是最常見,其中大腸桿菌最多見。革蘭陽性菌GBS呈上升趨勢,葡萄球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