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能聽到XXX產品含有致癌物質、XXX成分可能會致癌、XXX權威機構發(fā)布了一份致癌名單??吹竭@些我們總是會馬上點開,很怕自己與上面說的產品、食品有什么關聯(lián)。
那么,我們怎么能對這些致癌物質有一定的避免措施?
該怎么理解致癌物?
是否患癌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環(huán)境因素共同決定的,先天因素即為父母身上遺傳下來的基因,環(huán)境因素的概念非常廣泛,包括:
生活方式(營養(yǎng)、吸煙、體力活動等);
自然發(fā)生的暴露(紫外線、氡氣、感染劑等);
醫(yī)療行為(化療、激素類藥物、抑制免疫系統(tǒng)的藥物等);
某些特殊的工作場所;
家庭環(huán)境中的某些不良物質(如甲醛);
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
一般來講,環(huán)境中可以導致癌癥的物質和暴露被統(tǒng)稱為致癌物。但并非所有的致癌物都有狼虎之勢,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導致癌癥。這除了和每個人的先天因素(基因)有關,還和不同致癌物的致癌潛力有關,有些可能在長時間,高水平的暴露后才會導致癌癥。
致癌物的分類和致癌潛力有關系嗎?
那致癌物的潛力又怎么看呢?從各種新聞上,大家也能了解到致癌物是分類的,比如今年大火的中國咸魚就是1類致癌物,很多人以為1類致癌物意味著致癌能力強,危險性高,實則不然。
有很多機構會制定致癌物的分類,且各機構的分類方式不同。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分類方法來自IARC。在過去的30年里,IARC已經評估了900多名潛在的致癌物,并將其分為以下4類:
1類致癌物——明確致癌
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比如大氣污染、砒霜、甲醛、酒精飲料、煙草及檳榔等。
2A類致癌物——較大可能致癌
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高,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對實驗動物致癌。對人體雖有理論上的致癌性,但實驗性的證據有限。如無機鉛化合物、紅肉等。
2B類致癌物——較小可能致癌
對人體致癌的證據有限,在動物實驗中發(fā)現的致癌性證據尚不充分。相比2A類致癌物致癌可能性低。
3類致癌物——尚不清楚是否致癌
對人體致癌性的證據不充分,對動物致癌性證據不充分或有限?;蛘哂谐浞值膶嶒炐宰C據和充分的理論機理表明其對動物有致癌性,但對人體沒有同樣的作用。
4類致癌物——基本不致癌
對人體可能沒有致癌性的物質,缺乏充足證據。
從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致癌物分類只是在告訴大家致癌物證據等級的高低,而并非致癌潛力強弱的排名。舉個例子:吸煙和加工肉質品都屬于一類致癌物,這說明有強有力的科研證據證明兩者有致癌性。但是從致癌潛力的強弱來看,兩者顯然不處于同一級別,吸煙比食用加工過的肉類更容易引起癌癥。也就是說,我們只能從致癌物分類中判斷XX物質致癌是否有確鑿證據,而無法判斷XX物質在癌癥方面的危險性。
該怎么對待致癌物?
我們需要重視的是1類和2A類致癌物,對于大多數1類和2A類物質都應該避免或者減少接觸。
對此國家會出臺一些政策來降低我們的暴露水平,比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治理空氣污染等等。此外,對于生活中常見的致癌物,減少暴露(也就是減少接觸),肯定是有利無害的。比如盡量避免抽煙,少食用紅肉(紅肉為2A類致癌物),盡量少吃或避免油炸食品、咸魚等1類致癌食物,選擇有質量保障的低甲醛家居(甲醛為1類致癌物),出門涂抹防曬霜(太陽輻射為1類致癌物)等等。
可是,對于藥物及其他醫(yī)療措施(比如x光),我們就不能一竿子打死,盲目避免了。
避孕藥是1類致癌物,還能吃嗎?
關于藥物方面,我們今天重點講下疑問最多的避孕藥。
避孕藥在1類致癌物的清單上有幾年了,可是每次致癌物清單一出現,就會有人說:“避孕藥還能吃嗎?”
避孕藥具有兩面性,有一致證據表明口服避孕藥增加了女性患乳腺癌和宮頸癌的風險,但卻降低了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風險。所以,吃還是不吃?
如果僅用于避孕
由于口服避孕藥后,會使乳腺癌的患病風險在停藥10年后增大,且口服避孕藥5年或更久,患宮頸癌的風險會增高,美國癌癥協(xié)會乳腺癌和婦科癌癥研究組的戰(zhàn)略主任Gaudet建議,使用避孕藥避孕的女性應該:
減少服避孕藥的時間;
可以使用其他的避孕方式,比如戴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