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洗澡可能會增加皮膚感染風險 但一周洗2次你真能接受?
摘要:每周淋浴1—2周即可?
導讀:1.過量淋浴會減少皮膚含水量,使其干燥開裂;2.皸裂的皮膚可能導致細菌進入人體;3.專家提倡每周淋浴1-2次即可。
近日,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專家們警告:每天洗澡可能會增加人們皮膚感染的風險。
哥倫比亞大學
傳染病學專家伊蘭·拉森博士表示:
過度淋浴會減少皮膚的含水量,使其變得干燥,甚至開裂,從而給細菌可趁之機。并且人們普遍認為,洗澡可以讓他們降低患病風險,然而,洗澡并沒有此功能,它只能除去身上的味道罷了!
喬治華盛頓大學
皮膚病學副教授C·布蘭登·米切爾博士表示:皮
膚表面有一層天然油脂,上面“生活”著支持免疫系統(tǒng)的有益微生物,過度清洗可能會傷害到它們。所以,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每周洗澡1—2次就足夠了,沒必要每天都洗。
大多數(shù)人都在過度洗澡
米切爾博士對美國《時代》周刊表示:你的身體本來就是一臺潤滑油很好的機器(能保證正常運轉),我認為大多人都過度洗澡了!
他建議只有那些每天淋浴皮膚依然很好,很水潤的人群這樣做,而香皂等洗滌劑集中使用在汗腺比較發(fā)達、易產生汗臭味的部位即可,例如腋窩、腳,沒必要全身都使用。
至于那些頭發(fā)比較干燥的人群,每隔幾周洗一次即可;當人們出現(xiàn)頭皮問題,例如被頭皮屑困擾時,則可用洗發(fā)水每周洗頭兩次。
拉爾森博士說,人們應該通過常洗手、常換洗衣物(衣物上有很多死皮細胞)來減少患病的風險。
過度清潔會破壞支持免疫系統(tǒng)的有益微生物
去年一月發(fā)布的一項研究表明: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表面和人體內的健康細菌、病毒和其他“蟲子”。
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亞馬遜地區(qū)一個偏遠村莊的居民,結果表明,這些人的細菌和
遺傳功能的多樣性最高。
科學家們推斷西方人過于清潔,影響了他們微生物的種群,但是對于多久洗一次澡合適,科學家們沒給出答案。
讀完這篇文章,小編跟大家的反應一樣:這是夏天,一周洗澡兩次,那味兒,想想都酸爽…
不過總結一下,有些地方還是可以參考的:
香皂、沐浴露等洗滌劑,抹汗腺發(fā)達的部位即可,沒必要全身抹,也沒必要每天都用!
過度淋浴不好,又不得不每天洗,那就控制時間吧,5—15分鐘即可,如果皮膚出現(xiàn)干裂、蛻皮情況,可適當減少淋浴次數(shù),一天淋浴,一天只洗關鍵部位(你懂得)交替進行,或是抹點身體乳。
衣物、鞋子每天換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