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老年人該如何愛護自己的腸胃?
飲食清潔、果蔬適量
夏季新鮮的瓜果蔬菜陸續(xù)上市,很多老人沒有胃口時,總喜歡以果蔬來替代主食,如果清洗不干凈或不注意控制數量,往往是滿足了口福而傷害了身體,引起急性腸胃炎而造成腹瀉、食欲下降、胃腸不適等。同時,要注意增加飲水量,特別要重視及時補充水分和鈉、鉀等電解質,飲水以少量多次為佳。
吃多少做多少
天氣變熱,有的老人一餐做很多飯,但一次又吃不完,經常發(fā)生做一頓吃幾頓的現象。但是夏天食物放置過久,很容易變質,就算放在冰箱,也會因為食物沒有熱透而導致食物中毒或誘發(fā)胃腸道疾病。
遇“冷”就退別貪涼
老年人脾胃功能減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夏季暑濕熱邪容易侵襲脾胃,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喝冷飲,就會損傷脾胃。各類冷飲雖可消暑解熱,但對消化道黏膜都會產生不良刺激,可使胃腸循環(huán)減慢,胃腸蠕動紊亂,甚至出現痙攣現象,引起劇烈腹痛。因此,老人要少喝冷飲,少吃冷食。有消化道疾病的老人尤應注意。消暑除倦可喝不太濃的熱茶及綠豆湯。
少吹空調、中午不出門
專家提醒,老人最好不要將空調溫度調的太低或較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以防止進出房間時溫差較大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若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5-7℃;在高溫悶熱的天氣,應減少戶外活動,更不宜參加劇烈運動。
要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每天最好有1-2小時的午睡。加強防護意識,外出時要隨身攜帶萬金油、人丹等防暑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腹瀉須重視
腹瀉對老年人的身體損害較大,這是因為老年人急性腹瀉容易出現電解質紊亂、低血糖、血容量不足、誘發(fā)或并發(fā)心臟和腦血管疾病等意外并發(fā)癥。老人腹瀉時大量水分丟失,會使人體處于脫水狀態(tài),導致血容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并堵塞血管。
鈉、氯、鉀、鈣、鎂等元素,可維持血液酸堿平衡、神經傳導功能和心跳節(jié)律,腹瀉時就會造成這些元素的缺乏和流失,就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心律紊亂,這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尤為不利。腹瀉時一般食欲下降,老人就容易出現疲軟、出汗、心悸、面色蒼白及暈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癥狀。所以,老年人一旦出現腹瀉,切莫掉以輕心,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