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面說了很多和胃相關的疾病,也了解了一些常見的危險因素,除了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情志等方面,“飲酒”對胃黏膜所造成的損害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
談起中國酒文化,可謂源遠流長,作為世界上最早釀酒的國家之一,國人對“酒”的感情除了大量出現(xiàn)在詩詞歌賦里,更多的是融入日常生活中;“酒逢知己千杯少”“把酒話桑麻”成了再尋常不過的畫面;但是,觥籌交錯后的余溫未散,往往“胃”就提前拉響了警報——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隨之而來,那么酒精對胃黏膜到底有哪些影響?飲酒后又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胃?
生活中,我們似乎更經(jīng)常聽到“酒精性肝病”,確實,乙醇(酒精)在體內(nèi)的代謝90%是在肝臟中進行的,但也有少部分在胃內(nèi)被代謝[1]。飲酒后,乙醇首先在胃內(nèi)潴留,且部分可在胃內(nèi)被吸收,從而獲得了與胃黏膜接觸的機會,故其對胃黏膜的影響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
1.自由基參與乙醇引起的胃黏膜損傷——乙醇入胃后,可在特定酶的作用下生成自由基;該物質(zhì)是引起酒精性胃黏膜損傷的罪魁禍首,可通過直接損傷黏膜細胞,或誘發(fā)免疫反應,從而使胃黏膜防御屏障受損,黏膜損傷;
2.乙醇誘發(fā)胃黏膜局部缺血——乙醇可引起胃黏膜血管的收縮;血管收縮,自然其中流動的血液也隨之減少,造成胃黏膜血流量不足,影響?zhàn)つふ5拇x及功能,減輕其屏障作用,最終導致黏膜損傷;
3.胃、十二指腸動力障礙[2]——以前曾經(jīng)提到過,反流性食管炎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即胃動力異常;當乙醇攝入過多時,可降低食管、胃的運動功能,使其排空延遲,從而增加了乙醇與胃黏膜接觸的時間,進而加重黏膜損傷。
小酌別有風味,大飲則會傷身;通過大量胃鏡,我發(fā)現(xiàn),長期飲酒可致胃黏膜糜爛、潰瘍,甚至發(fā)生腸化、不典型增生;同時,因酒性味辛溫,易困阻脾胃,使?jié)駸醿?nèi)盛,陰津耗損,從而影響脾胃功能。故對于因飲酒過量而致脾為濕困,出現(xiàn)嘔吐痰逆、心煩、胸脘痞悶、食少倦怠者,可用葛花、枳椇子各20g代茶飲或水煎,每日頻服,以解酒醒脾,清熱除煩。
國外研究亦發(fā)現(xiàn),對有空腹飲酒習慣的人,和只在用餐時飲酒的人進行比較,后者對乙醇的吸收率遠低于前者[3];這就提醒一些愛喝酒的朋友們,可以在喝酒之前吃點東西,以適當減輕酒精對胃黏膜的損害。
飲酒引起的胃黏膜損傷,我們認為還是應該針對病因治療,針對黏膜損傷程度、性質(zhì)之不同對癥用藥,則療效會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