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狼2》眾望所歸地成了中國影史的票房冠軍啦。電影快結束的時候,盧靖姍扮演的醫(yī)生Richael不幸受傷昏厥倒地,看到這里的時候,閱片無數(shù)的小編在心理默默地對自己說,嘴對嘴的人工呼吸戲碼又要上演啦······
結果冷鋒只是對著Richael的胸口捶了兩拳,就把Richael給救醒了,怎么就不按套路出牌了呢?
本著嚴(chui)謹(mao)認(qiu)真(ci)的態(tài)度,看完電影之后,小編特意咨詢了急診科專家,這捶胸的動作到底是什么招式,竟能救人于頃刻之間。
心前區(qū)捶擊術
原來這一招叫做“心前區(qū)錘擊術”,在人突然心臟驟停時,使用心前區(qū)錘擊術能夠讓人快速回復心跳。
2000年公布的國際心肺復蘇聯(lián)絡委員會的ALS指南中,也推薦心前區(qū)捶擊術作為目擊心搏驟停后的第一項急救措施。
專家稱,心前區(qū)錘擊術有兩個優(yōu)勢:
一個是方法簡單、產(chǎn)生效果快,只要錘擊胸口一到兩次就有可能讓人醒過來,如果沒醒,也不耽誤采取其他的急救措施;
另外一個是成功率也比較高,有效率高達40%。當然要想成功必須使用準確的方式才行。 圖一
心前區(qū)錘擊術的方法
心前區(qū)捶擊術看似簡單,以為只是在胸前隨便捶兩下就好了。其實還是有許多學問在里面的。
首先是時間必須盡量快,在心搏驟停后的1分30秒內,心臟應激性最高,此時拳擊心前區(qū),使心臟復跳的可能性最大。
其次是錘擊的部位,錘擊點位于胸正中線,胸骨的正中間位置,此處是整個胸廓支撐力量最薄弱的地方,錘擊這里可以讓胸廓發(fā)生一定程度的形變,可將錘擊的機械能量直接傳遞給心臟。
再有就是揮舞拳頭的高度,這決定了拳頭捶下去的力量。專家稱,拳頭距胸部的距離以20厘米為最佳,在這樣的高度一般人可以用力出拳,力量剛好可以達到使患者胸廓收縮,而又不至于讓其肋骨骨折。
當然還要考慮出拳的方式了,應該讓掌沿處接觸患者的胸口,而不是掌背面,以免造成患者的外傷。當一次捶擊動作完成之后,應當快速地收回拳頭,準備再次有力捶擊,使每次的捶擊形成脈沖式機械刺激,根據(jù)對治療的反應,可捶擊一次或數(shù)次。
以上就是胸前捶擊術的方法了,大家可以對比一下電影中的冷鋒,看看冷鋒做的是否科學。
不過有人又要問了,那人工呼吸呢?人工呼吸不也是用來急救心搏驟停的嗎?
人工呼吸是心肺復蘇術中的一個步驟
是的,不過人工呼吸屬于急救心臟驟停的另一種技術了,而且人工呼吸也只是其中的一個步驟而已,這種急救方式就是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術可以在心前區(qū)捶擊術無效的情況下接著進行。
根據(jù)美國心臟學會(AHA)公布的2015版《心肺復蘇指南》,心肺復蘇術可以分C-A-B三步進行。
胸外按壓(Circulation):讓患者平躺于地,施救者將一只手掌放在患者的胸部中央,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上,按壓患者的胸部。按壓頻率成人至少達到100次/分鐘。在整個急救過程中,胸外按壓最好不要間斷。
開放氣道(Airway):將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額,另一只手置于頦骨附近的下頜下方。同時提起下頜,推動前額,使患者的頭顱向上揚起。同時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異物或嘔吐物,有假牙者取出假牙。
人工呼吸(Breathing):進行人工呼吸前,施救者正常吸氣即可,并不需要像大部分電視劇里的那樣深吸一口氣。如果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需再次開放氣道,然后再給予第二次通氣;
注:如果患者是成年人,一般每進行30次胸部按壓之后再進行2次人工呼吸;如果患者是兒童,則每進行15次胸部按壓之后再進行2次人工呼吸。過度通氣(多次吹氣或吹入的氣量過大)反而可能有害,應該避免。
健客專稿,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