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悲傷的故事
以前悠悠媽在愛爾蘭上班的時候,遇到過一個很奇葩的德國同事。當時他剛加入公司,部門經(jīng)理帶著他和同事們一一打招呼的時候,他和每個人只說了一句“Hi,IamMarkus.”就沒有下文了,而且表情拘束,雙手不知道往哪放。他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話少。后來工作中多次與他打交道,經(jīng)常是我說好幾句話,他卻只回答“OK”,“Right”,有時甚至只是一個點頭。
這完全不符合我心目中對歐美人的印象?。∥抑皫啄暌娺^的歐美人,不管從事什么職業(yè),不管是學(xué)理科還是文科,不管讀沒讀過大學(xué),幾乎個個都口齒伶俐,善于表達,表情到位,擅暖場,人來熟,很多時候明明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問題他們非要噼里啪啦地講個不停......可是為什么Markus不這樣呢?辦公室里已經(jīng)開始有同事私下用weird來形容他。
我是他的上司,和他共事得比較多,知道他是一個認真工作,有責任心的人。出于好奇,也出于希望理解他的行為,就找機會和他深聊了一下。這一聊才發(fā)現(xiàn)又是一個家庭悲劇。Markus說他的父母感情不好,一直想離婚,但因為賺錢少,一直湊合著過。
父母在家很少語言交流,母親經(jīng)常出去浪,不喜歡待在家,而父親則對他采取高壓的教育方式,每當他想表達自己的一點點不同看法時,父親就會叫他閉嘴。他玩玩具父親嫌他吵,他聽音樂父親嫌他吵,他想帶朋友回家玩父親嫌他吵,他在飯桌上說話父親也嫌他吵。
所以他對我說,我不知道怎么與別人進行smalltalk(釋義smalltalk:社交或工作場合為了拉近與別人的距離而進行的交談)我在家里從來沒有鍛煉聊天的機會。不僅如此,父親的高壓行為讓他變得逆來順受,失去了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的自信與能力。
聽完Markus的故事,我感到唏噓不已,原來這種事情也會發(fā)生在德國。后來我把他的經(jīng)歷告訴了幾個親密又信任的同事朋友,他們對Markus的看法從覺得weird轉(zhuǎn)變成同情和理解,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不希望他被誤解。
我反而感到很慶幸,在這樣一個缺愛的家庭長大,Markus竟然沒有形成有暴力傾向的反社會人格,沒有走歪路,而是靠自己中規(guī)中矩的打工完成了大學(xué)學(xué)習并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這樣的結(jié)局,對群眾來說,已然是一種幸運,他的父母也不覺得兒子有什么不對勁。
然而,只有Markus自己心里清楚他性格與能力中的缺陷源自哪里,或許他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試著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也可能連一輩子的時間都不夠化解他經(jīng)歷過的痛苦,撫平他受傷的心靈。
每一個看起來很奇葩,不懂社交,不懂語言溝通的藝術(shù),情商低,有暴力行為,情緒容易失控,膽小易焦慮,不懂拒絕別人,極度在意別人眼光,討好型人格等等等等有性格缺陷的人,背后一定都有一對不懂教育的父母!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沒有一個嬰兒會生下來就與人為惡,但父母不當?shù)慕逃绞絽s可能把孩子不知不覺地“逼上邪路”。沒有一個孩子生下來不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欲,但父母的過多干涉和限制讓孩子漸漸失去了探索的欲望。沒有一個孩子不渴望成長與超越自我,但父母的事事代勞與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學(xué)習進步的機會。
孩子的一切問題,都可以追溯到父母那里。
我們究竟誤讀了孩子多少次?
帶悠悠去德國兒科診所體檢的時候,當醫(yī)生拿出聽診器正準備聽她的心肺時,悠悠一手抓住聽診器想要把玩,正當我想說服悠悠放開的時候,醫(yī)生已經(jīng)深表理解地從抽屜里拿出第二副聽診器,那第一副就留給悠悠玩了,醫(yī)生點哪里,她也跟著點哪里。
抽血檢查的時候,醫(yī)生拿出彩色帶子準備系在悠悠的胳膊上,悠悠又抓著不放,醫(yī)生馬上叫護士再拿一根來,之前的一根就留給悠悠玩了,正好轉(zhuǎn)移了她對打針的注意。
試想一下,上述情況中,如果德國醫(yī)生不是順著悠悠的意愿,而是試圖跟她講她聽不懂的道理,或者是把工具生硬地從孩子手里直接奪過來,換來的可能是孩子的反抗或者哭鬧,那么隨后的體檢工作也將因孩子的不配合而變得困難重重,嚴重的還可能讓孩子對醫(yī)院留下負面印象,以后只要一說起體檢,就產(chǎn)生抗拒心理。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太叛逆不聽話,而是我們設(shè)置的限制太多。
孩子想自己穿鞋,那就順著他唄。即使動作太慢,總是穿反,那也是TA學(xué)習與成長的必經(jīng)過程。
孩子想按電梯,那就把按電梯的機會都留給TA唄。怕弄臟手,隨身帶上濕紙巾擦干凈難道不是比壓制孩子更好的選擇嗎?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無理取鬧,而是我們不理解孩子的內(nèi)心活動。
喂寶寶吃飯的時候,TA突然想要你手上的勺子?那就把勺子給TA唄,自己再去廚房拿一把。寶寶只是想研究一下這把勺子或者想嘗試自己吃,你用得著跟孩子拔河直到把TA氣哭嗎?
孩子坐在餐椅上,把手上的勺子丟到地上,媽媽給撿起來了,TA又丟地上,再撿,再丟,還一直咯咯笑......TA是在整媽媽嗎?哦不,TA是在做神奇的重力實驗?zāi)?!你憑什么就斷定嬰兒一生下來就知道重力的作用呢?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要故意惹怒家長,而是我們習慣了用成人思維去解讀孩子的行為。
吃飯的時候,孩子把食物或水在兩個碗里倒過來倒過去,多半是因為TA已經(jīng)吃飽了。那不如給TA兩個塑料碗和一杯大米(或水),讓TA去浴盆里倒個夠啊。孩子明明是在刻苦地練習新技能,你為什么要認定TA是在調(diào)皮搗蛋呢?
剛剛收拾好的積木,又被孩子一股腦全部倒出來?TA是嫌媽媽不夠累嗎?哦不,TA剛剛把一顆小珠子掉進去了,不知道用什么更好的方法能拿出來,只好把整桶積木都倒出來了......
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其實不是問題,而是父母自尋煩惱。
許多“問題”和矛盾的產(chǎn)生,源于我們不懂孩子,源于我們對孩子行為和情緒的錯誤解讀。一般情況下,極少會有孩子故意和父母對著干,故意做出破壞性行為,除非TA感到被限制、被挑釁、不被尊重或得到的關(guān)注不夠多。當你看不明白孩子為什么這樣做的時候,請不要急著做誅心之論。在你弄清楚事情之前,請永遠先假設(shè)孩子的動機是好的,只是缺少恰當?shù)谋磉_方式。
自我意識覺醒
都說“可怕的兩歲”,可悠悠媽卻覺得剛剛自我意識覺醒、特別喜歡充能干的兩歲寶寶最可愛。一歲的時候太糊,三歲又懂得太多,恰恰是兩歲的時候懵懵懂懂,天天get到新技能,嘴里動不動就蹦出新詞兒和句子,一下賣萌一下耍脾氣,分分鐘把大人逗得又氣又笑的狀態(tài)最可愛。說可怕的,很可能是還沒掌握與兩歲娃的相處之道哦。
俗話說“三歲看大”,不是沒有道理。孩子大概從一歲多開始認識自己,到三歲初步形成對世界的看法。兩歲的孩子正在經(jīng)歷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心理成長以及父母對待孩子“叛逆”行為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
兩歲孩子說得最多的不是“我要...”,就是“我不要...”,幾乎句句都以“我”開頭。
開始拒絕穿你為TA挑選的衣服,而要自己選擇款式和顏色,“不要長褲!穿短褲!”。
家里的玩具誰要是摸了會馬上跑過去說“我的,都是我的!”,反復(fù)確認。
上下樓梯的時候堅決不要人扶,誰要是敢伸手過去幫忙,必收到好心沒好報的“走開!自己走!”
洗手的時候,媽媽不小心先把水龍頭打開了,結(jié)果孩子暴跳如雷,邊哭邊喊“自己開!自己開!”命令媽媽把水龍頭關(guān)上...
身高剛剛可以夠到門把手了,于是主動承擔了家里所有的開門關(guān)門任務(wù),你絕對不能跟孩子搶!就算你一時忘記把門打開了,小小孩也會提醒你“關(guān)上!關(guān)上!我來開!”
以上這些都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體現(xiàn),是心理發(fā)育健康的標志。小小孩開始意識到原來我可以決定事情的發(fā)展走向,我不必事事都聽父母的安排,我也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
人與螞蟻的最大區(qū)別是,人有自我意識而螞蟻沒有,低等動物都沒有自我意識,它們的行為完全受本能支配,而人類具有理性思考分析和反省的能力,這得益于我們的自我意識。兩歲的孩子開始有主見,敢于表達自我,敢于對大人說“不”是優(yōu)點,而不是缺點。孩子正是通過說“不”來試探自己的能力極限和父母的底線。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成長為自信自尊,敢于給出見解,能獨立思考,不啃老的人,那么這個優(yōu)點應(yīng)該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小心保護。
怎么做呢?
順著孩子!允許孩子以TA的方式去認識世界,即使你看不懂,即使你覺得很幼稚,但孩子有自己主導(dǎo)事情的權(quán)利,也只有通過試錯孩子才能成長。
孩子以后是否敢于在別人面前表達想法,敢于向老師提問,敢于向權(quán)威尋求幫助,與父母在孩子自我意識覺醒階段是否給予足夠多的允許息息相關(guān)。
讓TA自己選擇穿什么衣服,讓TA自己開水龍頭,甚至換尿布的時候TA非要看一眼自己拉的便便,那你也得讓TA看?。ê⒆与y道沒有觀察自己便便的權(quán)利嗎?)如果孩子最近迷上了開門關(guān)門,你可以通過演戲的方式故意為孩子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機會,比如向孩子求助:看媽媽兩只手都拿了東西,沒有手開門了,你能不能幫媽媽開開門呀?讓孩子的新近技能派上用場能極大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與自信心,促進TA學(xué)習新技能的動力。
如果說一個孩子成不成“才”是一半靠基因一半靠環(huán)境的話,那成不成“人”是百分百取決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你每多打壓一次孩子的探索行為,TA的主觀能動性就減少一點點;你每多忽視一次孩子的感受,TA的心門就對你關(guān)閉多一點點;你每多貶低一次孩子,TA的自我認知就會降低一點點......
那我們就該事事都順著孩子了嗎?當然不是。孩子需要邊界來獲取安全感。
那怎么把握度呢?什么事該順著?什么事不能順?請想一想紀律與規(guī)則的區(qū)別。你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問一問自己,我這么做到底是為了方便自己,滿足自己的控制欲,還是真的為了孩子好?
涉及到安全、健康、道德與教養(yǎng)方面,我們要堅持原則。其它方面大可以自行斟酌松動。畢竟,我們養(yǎng)育孩子不是為了教會他們服從,而是為了讓他們成長為羽翼豐滿有能力應(yīng)對風云變幻的獨立人。
我們,有責任為孩子做好離開父母走入社會的準備。
孩子即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的問題都可以從父母那兒找到源頭。所以,當你看到孩子出現(xiàn)“問題行為”時,不要急著責備孩子,先想一想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妥才會導(dǎo)致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呢?
藥箱。
健客價: ¥25感冒靈顆粒(999):解熱鎮(zhèn)痛。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痛。 阿莫西林膠囊:阿莫西林適用于敏感菌(不產(chǎn)β?內(nèi)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或糞腸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鏈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腸埃希菌所致的皮膚軟組織感染。 4.溶血
健客價: ¥158約斯夫膚色彈性創(chuàng)可貼:用于小面積創(chuàng)傷、擦傷的貼敷。 保濟丸:解表,去濕,和中。用于腹痛腹瀉,噎食噯酸,惡心嘔吐,腸胃不適,消化不良,舟車暈浪,四時感冒發(fā)熱頭痛。 牛黃解毒片:清熱解毒。用于火熱內(nèi)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
健客價: ¥35云南白藥牙膏內(nèi)含的云南白藥活性成份,具有幫助抑制牙齦出血、修復(fù)口腔潰瘍、改善牙齦腫痛、祛除口腔異味的作用,同時具有幫助防止牙齦炎、牙周炎、牙齦萎縮等問題的作用。
健客價: ¥38家庭保健藥箱專為家庭使用和醫(yī)生出診設(shè)計,具備實用、美觀、整潔、方便的特點。
健客價: ¥73該產(chǎn)品主要供臨床人員在給患者控制吸入氧氣時使用,允許消毒后重復(fù)使用。
健客價: ¥70解熱鎮(zhèn)痛。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痛。
健客價: ¥23為家庭成員補充氨基酸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補充鈣鐵鋅等微量元素,適宜家庭各個年齡段成員。
健客價: ¥1981、本品適用于治療高血壓病,可單獨使用或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使用鹽酸貝那普利,必須考慮另一血管緊張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即卡托普利)可引起粒性白細胞減少的事實,特別是腎功能障礙或膠原血管疾病的病人,無足夠證據(jù)證明鹽酸貝那普利沒有相似的危險性。2、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為對洋地黃和/或利尿劑反應(yīng)不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NYHA分級Ⅱ-Ⅳ)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33適用于人體腋下、口腔測溫,特別適合家庭、醫(yī)院等場合使用。
健客價: ¥30供醫(yī)療機構(gòu)、家庭等制取氧氣供缺氧患者給氧用。
健客價: ¥2400家庭日常的胎心監(jiān)護。
健客價: ¥380用于醫(yī)護人員外出診療、家庭預(yù)防保健,方便攜帶,外觀大方,結(jié)實耐用。
健客價: ¥59供醫(yī)療部門或家庭作測量人體體溫使用。
健客價: ¥8通過本品檢測尿液,可是女性充分了解自己是否受孕。不需任何容器,直接接尿,方便、衛(wèi)生、準確、特別適用于家庭自我檢測。
健客價: ¥4.8醫(yī)療單位及家庭沾取藥液作皮膚消毒及清創(chuàng)護理等一次性使用。
健客價: ¥2.3適用于醫(yī)療單位及家庭外科損傷,扭傷,手術(shù)后包扎固定等。
健客價: ¥50本產(chǎn)品廣泛應(yīng)用于家庭保健、運動護理及醫(yī)療臨床等物理降溫,使用方便,能迅速緩解因發(fā)熱、頭痛、眼倦、扭傷等所產(chǎn)生的不適或痛楚。
健客價: ¥18供醫(yī)療機構(gòu)、家庭等制取氧氣供缺氧患者給氧用。
健客價: ¥3580供醫(yī)療機構(gòu)、家庭等制取氧氣供缺氧患者給氧用。
健客價: ¥7999供醫(yī)院、家庭作消毒、清潔皮膚、傷口或衛(wèi)生防護時一次性使用。
健客價: ¥5應(yīng)用于呼吸衰竭,肺氣腫哮喘、高原缺氧等內(nèi)外各科的疾病及搶救病人,轉(zhuǎn)院等各種合的臨時輸氧及家庭病臨時備用。
健客價: ¥48含血壓計、聽診器1個,包裝精美,體積小巧,攜帶方便,適合家庭保健備用。
健客價: ¥144家庭保健理療燈,適用于風濕 關(guān)節(jié)炎 頸椎病 骨質(zhì)增生 肩周炎等骨科疾病。
健客價: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