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如果一個孩子在自己的父母身上得不到滿滿的信任感,得不到被尊重,被呵護的安全感,那么,他會把自己的心里話慢慢咽回肚子里。
我時常夸閨蜜L教子有方,因為每回和她相聚,她們娘倆的默契和親密感總讓我覺得特別美好。這個在職場上雷厲風行的女子,在兒子面前,卻是個人人稱贊的耐心媽媽。比如,即便是她的兒子問上一百個為什么,她也都會微笑著一一解答,還時不時百度一下,微信朋友圈求助一下,從來都不會覺得煩,更不會惱火,親子關(guān)系就這樣被經(jīng)營的有聲有色,羨煞旁人。
在閨蜜身上,我看到了“聰慧”二字。
她從來都不會忽視孩子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為什么,因為每一次當她解答完孩子心中的疑惑后,她收獲的是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是孩子慢慢提升的溝通技巧,以及對這個世界更加充滿好奇心……
每一個被父母用心對待的孩子,都是幸福的。
我加入的某個媽媽群,曾分享過這樣一則故事:
有個5多歲的小女孩,對她的爸爸說:“爸爸,我怕老虎會來吃我。”小姑娘的媽媽聽了沒放在心上,以為孩子在瞎說,但爸爸并沒有忽視這句話,而是開始和學校的老師溝通,慢慢地他終于發(fā)現(xiàn),原來是班上的幾個男孩子喜歡惡作劇,還假扮老虎說要把她吃掉。
女孩的爸爸通過老師,和那幾個男孩的家長私底下做了溝通,女孩再也不被嚇唬了。
有一天她說:“謝謝你爸爸,他們是在和我開玩笑呢!我再也不怕有老虎啦。”女孩子的爸爸松了一口氣,他知道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也為女兒內(nèi)心的結(jié)被打開而感到欣慰。
為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無條件的信任我們,那么我們更該無條件的信任孩子,重視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并把他們都當成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一樣,平等交流……
想想這個故事,如果爸爸也象女孩的媽媽一樣不在意她的這句話,那她又會被“欺負”到什么時候去呢……她以后還會把內(nèi)心的疑惑,受到的不公在第一時間向父母傾訴嗎?
今年年初,一則關(guān)于“禽獸老師”的新聞徹底惹怒了身邊的媽媽圈。
我身邊有孩子的父母都表示無法理解,這個愿意花16萬高薪請一個名師到家里給讀高中的女兒補習功課的爸爸,為什么會在“孩子被猥褻性侵一年多”時才知道實情,而且還是在女兒要求裝監(jiān)控后才發(fā)現(xiàn)真相的……孩子的身心健康被慢慢摧毀,學業(yè)好壞,還重要嗎?
我想,這只能說明,這位爸爸的眼里,只有女兒的成績,卻從來沒有真正關(guān)心過她的情緒。
這樣的“事故”,根本就是家長的失職!這樣的家長,根本不配做家長!
只關(guān)心孩子的成績好不好,卻從來不會去觀察孩子的情緒是否正常,身心是否健康,實在是讓人覺得心寒至極。最可憐的,卻是這位女孩,她的未來將如何?她以后還會和父母說心里話嗎?父母還能給她安全感嗎……
也許我們小時候也曾經(jīng)歷過相似的片段:不知怎么的,就成為了大人眼里的“不聽話的小孩”,于是,無論我們說什么,做什么,在他們眼里,都是錯的。久而久之,我們什么都不愿和他們說了。
我的一位發(fā)小,從小父母因為做生意太忙,很少有時間陪她。在別人眼里,她從來都不是所謂的乖乖女,上學之后學習成績也不理想。最重要的是,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也幾乎不給她零花錢,她吃的穿的更是比較窘迫。
本來她也沒覺得不對勁,直到有一天,她的同桌報告老師,自己的一張5元人民幣不見了。老師想都沒想,就問我的發(fā)小,是不是她偷的。一旁的同學們也開始竊竊私語,直指一定是她。老師無奈找來了她的奶奶,最后,奶奶居然賠了這5元錢。
她的奶奶,居然也不敢堅定地相信,她沒有拿過那5元錢。
她說,那一刻,她真的好想哭。覺得自己最親的人都不信任自己的感覺真是糟透了。雖然如今她早已結(jié)婚生子,但她卻缺失了原生家庭本該帶給她的安全感。
而我的一位同事則相反,同樣的學生時代玩世不恭,可她的父母卻永遠鼓勵她:“女兒,你是最捧的,爸爸媽媽相信你!你會越來越棒!”于是,一向?qū)W習成績平庸的她,卻在高三那一年,猛的發(fā)力,一舉考上了省重點大學。
正面的鼓勵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有多重要?
比如孩子的第一次打人,第一次撒謊,如果我們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去感受,去積極正面引導,那么未來,他不會再無故打人,更不會無故撒謊。
相反,如果我們一味丑化放大孩子的行為,不去感同身受,不去共情,不去相信,不去理解與安慰,那么,孩子將一生生活在幼年時期“被曲解”的陰影里。
為人父母,我想我們應該早早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能給孩子一生帶來無盡正能量的,并不是金山銀山,而是來自父母的愛,陪伴與支持!
如果你或早或晚已明白了這個道理,那就從此刻起努力成就自己愛,陪伴與支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