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次考得還可以,但不能驕傲,繼續(xù)努力,下次要考得比這次更好。”
“你看,你又驕傲自滿了,一驕傲就退步!可不,成績又下降了!”
這些是小時候我母親經常對我說的、聽得我耳朵起繭的話,“驕傲”一詞成了她的口頭禪。到現在二十多年過去了我還能一字不漏地背出她當年的原話。
大概是從上初一開始吧,我的成績并不是很好,在班上只能算中上水平。每次給母親看成績單,如果考得好,表揚的話總是很吝嗇,生怕表揚多了會讓我翹尾巴;而考得不好呢,她馬上“陰云密布”,絕少不了說我又驕傲啦、不謙虛啦等等。
而我呢,那時總是耷拉著腦袋,覺得自己很笨,由于達不到母親的要求,從此對學習常常心存畏懼,對學不好的更加發(fā)自內心的厭惡。而她所說的驕傲聽得我一臉的茫然。
查一下字典,“驕傲”的意思是自高自大,看不起別人,自以為自己了不起,不把別人放在眼里。用在學習上,就是自以為成績考得不錯,別人都趕不上自己,洋洋得意,沾沾自喜,滿足于眼前的成績,放松了今后的努力。這就是母親眼里的“驕傲”。
母親就是怕我存在這樣的驕傲心理,所以,她不斷用她的那些話語來催我不斷上進。
我驕傲了嗎?沒有。
對于我來說,不存在什么驕傲不驕傲的。分數的此起此伏是正常現象。而母親,對于分數總是很敏感,總是固執(zhí)地認為,只要這次比上次考得差些,就是我驕傲了,得意了;只要下次比這次分高了,就是她的批評起作用了,我不驕傲了,變謙虛了,一謙虛就努力了,成績又上去了。這就是她的邏輯。
我有資格驕傲嗎?沒有。
母親并不懂得我的心思——我從沒有驕傲過!因為驕傲需要資本,需要好的學習成績。我的成績總是平平,沒有好到可以炫耀的地步,我的內向性格里更多的是自卑的成份!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
我是多么需要贊賞的陽光!
然而,母親卻很少表揚我,即使考得很好,表揚也是輕描淡寫,并要我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殊不知,我的能力是有極限的,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分水平,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了,而只要分數一降下來,劈頭蓋臉的批評總會擊碎我僅有的一點自信。
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整日苦口婆心地灌輸“頭懸梁,錐刺股”的刻苦學習的觀念,但為什么不多表揚一點呢?讓我的心里多一點陽光,臉上多一點笑容呢?如果多一點表揚,就是在給我打造自信的臺階,讓我更開心更有動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標。然而,她沒有這樣做,因為她不了解我的心理需要。
從小缺少贊賞陽光的我,變得更加內向和自卑了,對學習也總是提不起勁。
在自己做了母親之后,我開始去尋思母親的教子方法和思想根源。原來,母親信奉的是“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格言。然而,這兒所說的謙虛,是針對成人為人處世時,或在向別人學習時而言的。
而對于自我評價意識還尚未完全清晰的少年來說,成人的表揚是一面放大鏡,可以放大孩子的動力,可以激發(fā)孩子的潛能,可以釋放巨大的能量,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自愛。
母親受中國傳統(tǒng)意識的影響,把謙虛、不驕傲作為一種美德來看。
是的,作為中國人的一項傳統(tǒng)美德,也許是值得自豪的,但用在孩子身上,尤其是成績不突出、性格內向、膽怯脆弱、敏感自尊的孩子身上,“謙虛”、“不驕傲”這樣的話反復地灌輸給孩子,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是反作用。
那個年代,對于成績一般的孩子而言,是很難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賞識的,而家中又得不到父母的表揚,考好了,他們盡量保持沉默;怕孩子驕傲;考砸了,少不了刀霜劍雨的批評、訓斥。
孩子心靈的土地上,沒有贊賞的陽光,沒有賞識的雨露,如何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如何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向困難進軍?
也許是童年的記憶烙得太深了,使我當了母親之后,在教育孩子身上加倍地運用賞識和表揚。
孩子生來是弱小的,小到學步走路需要人鼓勵,大到學一門技藝需要人表揚。就像周弘老師所說,要用教孩子學走路的心態(tài)不斷豎起拇指去鼓勵,賞識。
在他成長的每一步,我都用贊賞的眼神、鼓勵的話語陪伴他左右,并時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創(chuàng)造積極、進取的學習環(huán)境,昂揚、樂觀的生活環(huán)境。
在他的幼年期,他不知道什么叫“笨”,從來不會說“我不行”。他的心里沒有自卑意識,對任何事物都表現出積極探索的熱情,敢于嘗試,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玩什么游戲都全身心投入。小到爬樓梯,學用筷子,大到學用剪刀、學溜冰,都是我在不斷鼓勵的氛圍下取得進步的。
做得好,我會大加表揚,讓他“順著竿兒往上爬”,好讓他再跳起來摘更高的“果子”;
做得不好,我會說沒關系,并鼓勵他再來嘗試一次,并給他講愛因斯坦小時候做小板凳的故事;
真的沒辦法做好的,我會表現得“漫不經心”,讓他覺得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告誡他,失敗是成功之母。
孩子上小學后,我也從不像我母親那樣吝嗇表揚,從不說驕傲,盡管孩子比我小時候強多了,成績一向不錯,但我依然相信,我的孩子還是需要成人不斷肯定他的成績,需要成人為他筑起孩子自信的長堤,去擋住各種各樣的困難的“潮水”,為打造他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基石。
小時候,我考試稍微考好一點,母親總怕我驕傲,想用謙虛、少表揚來防止我驕傲,可是成績卻偏偏上不去;現在,我孩子每每捧回成績單和獎狀,我從不說驕傲,從不吝嗇表揚,孩子的成績卻日漸上升。
1.增強機體抵抗力,用于預防和治療各種急、慢性傳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 2.用于病后恢復期,創(chuàng)傷愈合期及過敏性疾病的輔助治療。 3.用于預防和治療壞血病。
健客價: ¥66增強機體抵抗力,用于預防和治療各種急,慢性傳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用于病后恢復期,創(chuàng)傷愈合期及過敏性疾病的輔助治療。用于預防和治療壞血病。
健客價: ¥301.增強機體抵抗力,用于預防和治療急、慢性傳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 2.用于病后恢復期,創(chuàng)傷愈合期及過敏性疾病的輔助治療。 3.用于預防和治療壞血病。
健客價: ¥32鹽酸帕羅西汀片,適應癥為治療各種類型的抑郁癥,包括伴有焦慮的抑郁癥及反應性抑郁癥。常見的抑郁癥狀:乏力、睡眠障礙、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和愉悅感、食欲減退。 治療強迫性神經癥。常見的強迫癥狀:感受反復和持續(xù)的可引起明顯焦慮的思想、沖動或想象、從而導致重復的行為或心理活動。 治療伴有或不伴有廣場恐怖的驚恐障礙。常見的驚恐發(fā)作癥狀:心悸、出汗、氣短、胸痛、惡心、麻刺感和瀕死感。 治療社交恐怖癥/
健客價: ¥64治療各種類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慮的抑郁癥反應性抑郁癥。常見的抑郁癥狀:乏力,睡眠障礙,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和愉悅感,食欲減退。治療強迫性神經癥。常見的強迫癥:感受反復和持續(xù)的可引起明顯焦慮的思想、沖動或想象,從而導致重復的行為或心理活動。治療伴有或不伴有廣場恐怖的驚恐障礙。常見的驚恐發(fā)作癥狀:心悸,出汗,氣短,胸痛,惡心,麻刺感和瀕死感。治療社交恐怖癥社交焦慮癥常見的社交焦慮的癥狀:心悸,出汗,氣短
健客價: ¥78鹽酸帕羅西汀片,適應癥為治療各種類型的抑郁癥,包括伴有焦慮的抑郁癥及反應性抑郁癥。常見的抑郁癥狀:乏力、睡眠障礙、對日?;顒尤狈εd趣和愉悅感、食欲減退。治療強迫性神經癥。常見的強迫癥狀:感受反復和持續(xù)的可引起明顯焦慮的思想、沖動或想象、從而導致重復的行為或心理活動。治療伴有或不伴有廣場恐怖的驚恐障礙。常見的驚恐發(fā)作癥狀:心悸、出汗、氣短、胸痛、惡心、麻刺感和瀕死感。治療社交恐怖癥/社交焦慮癥。常見
健客價: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