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新書《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不攀附、不將就》第一天預售就在當當上兩度斷貨,很多朋友嚷嚷著要給我慶祝,當時拒絕了朋友們的好意,覺得才一點點成績就這么大肆慶祝的,也太矯情了點。
前幾天編輯告訴我這個月又加印了6萬冊,我很高興地在朋友圈發(fā)了條說說,朋友們舊事重提說這回該慶祝了吧?
這次我沒有拒絕,這書上市半年多以來,很多朋友都盡心盡力地支持,也都還沒好好的感謝過大家。
慶祝宴向來都是熱鬧而開心的,想到自己這一年來的努力和成績,其實很感慨,也更加感激和珍惜身邊這些無條件支持我的朋友們(我有三個朋友圈子)。
晚上十一點結(jié)束后,我回到家,想到第二天還有事要辦,必須當晚就把第二天的文章寫好。
走進書房開了燈后,發(fā)現(xiàn)書桌上有一把麥穗,先生也跟了進來,我問是他放的嗎?他含笑點點頭,問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我想了一下說,麥和賣同音,你是祝我新書繼續(xù)大賣嗎?
他點點頭說還有一層意思,你再想想。
我握著那把麥穗,突然靈光一閃,說我知道了,麥穗成熟便會低頭,你是提醒我千萬別因為有了一點成績就驕傲,而是要像麥穗一樣,越成功就要越懂得低頭,是嗎?
他露出贊許的目光說:是人都喜歡成功,每個人拼命努力去成功,大部分就是為了享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要在這么多夸獎里,保持淡定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真正能夠一直成功的人,一定會克服人性中的這個弱點。
先生的話令我想起前幾天Y先生來拜訪我們時,說的另一件事。
其實他這次來,除了說失戀分手的事,最重要的還是事業(yè)上的事。
Y先生這幾年來,事業(yè)發(fā)展得特別快,可以說短短五六年時間就做到了年銷售額過億,公司越來越成熟,員工也從十來個人擴展到幾百人,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他請了一位非常能干的副總來幫他一起做事業(yè)。
可是如今,他卻想撤了他,但還有兩點沒拿定主意,一是怕別人認為他無情無義,二來也還沒有非常合適的替代人選,所以來找我們聊聊。
叫他T副總吧!
Y先生剛剛開始做的頭兩年發(fā)展很快,他又瞄準了另一塊市場,可是當時的他分身乏術(shù),必須找別人來負責。
經(jīng)過半年的物色,T副總來到了公司。
Y先生開給他很優(yōu)厚的報酬,請他全力以赴開拓那一塊市場,T副總確實是很有能力的人,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擠入了前三名,為Y先生創(chuàng)造了很多利潤。
然而,兩人之間開始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Y先生的話對T副總越來越無效,甚至直接駁回,平時的態(tài)度也越來越傲慢,如果Y先生對新市場提點什么意見,T副總會很直截了當?shù)馗嬖V他你不懂,很多時候甚至都當著其他下屬的面,讓Y先生經(jīng)常顏面掃地。
Y先生想推行什么,T副總也總是反對,令他好不郁悶。
起初Y先生忍著,一來他確實不怎么懂新市場,二來他也不想給人不能容人的感覺,所以他忍。
但漸漸地,T副總越來越囂張,認為公司能有今天,全是他一手打下來的,Y先生雖是公司老總,但貢獻絕對沒有自己大,所以他提出兩個要求,第一就是把副字去掉,他要當總裁,之前Y先生既是董事長又是總裁,他覺得Y先生好好做董事長就行了,總裁就可以放手了,第二他覺得Y先生之前給他的股份少了,要求增加。
這兩個要求Y先生既沒有答應,也沒有立刻拒絕,只是這樣拖著,正好我邀請他吃飯,他便想聽聽我和先生的意見。
其中,Y先生還跟我說了最近的一件事,他想在公司推行新制度,并拉了一個工作群,讓大家盡情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T副總就發(fā)了很長一段話,基本上把他推行的新制度貶得一文不值。他把這段話發(fā)給我和先生手機里,讓我們看一下。
Y先生問我們他的新制度真的這么行不同?先生就制度發(fā)表了一下意見,因Y先生事實上是我的朋友,因我之故才和先生成了朋友,所以先生的意見比較有保留。
而我和他多年朋友,向來有什么就說什么,我看完后,很直接地說:這么說吧,你不用懷疑你的新制度,我可以很肯定地說,T副總現(xiàn)在反對你的新制度,但如果你現(xiàn)在出來一套完全相反的制度,他保證還是反對,除非這制度是他自己定的,他反對的根本就不是你的制度,他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想體現(xiàn)的是他的話語權(quán)和威信,從他的話里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特別心高氣傲的人,也是有著真材實料的人,但他現(xiàn)在透露出來的信息就是,他才是最厲害的人,你們誰都沒他強,誰都不配做他的上司……
我話還沒說完,Y先生就激動地說:哎呀,一針見血,夠犀利啊,但我現(xiàn)在最擔心的就是他帶著整個團隊走啊,那我會元氣大傷的,你們說我現(xiàn)在怎么做最好?
Y先生能做到這份上,絕對不是沒能力的人,也不是很笨的人,所以我沒有繼續(xù)說什么,只叫他多去看看雍正和年羹堯的那段歷史。
事實上,一個下屬,已經(jīng)讓上司到了忌憚的份上,撤換是遲早的事,只看時機到不到而已。
這幾天,先生和我聊T副總,問我如果怎么看待這樣的人。
我想了想說T副總能力是有的,但情商太低,或者說也不是情商低,他未必不明白他做的那些事Y先生不喜歡,可是他性格上的弱點太明顯,并且自身無法去克服這些弱點,其實成就有限,他這輩子可能會敗在“傲”這個字上。他覺得Y先生離不開他,可事實上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哪有誰真的離不開誰的?功高震主了,主動逼鋒芒都來不及,他偏偏使勁地震主。
先生感嘆說:Y能做他的上司,必然有比他強的地方,他離開了Y,Y元氣傷一下很快就恢復了,而他卻不明白如果他去大公司,牛逼的人多了去了,未必會得到重用,如果去小公司,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未必能干成,就算他自己干,這樣的性格,估計也是看不起下屬的,就算成功也是暫時的,一旦失敗,這樣的性格太容易樹敵,下場會很慘。
Y先生和T副總的事給了不少啟示:
第一,這世上人外有人,天外有人,既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自視過高;
第二,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不要去威脅別人,因為沒有人喜歡被威脅,即使這次成功了,下一次對方必然已經(jīng)在想如何對付你了;
第三,我們每個人都是凡夫俗子,或多或少都有缺點,尤其是人性上的弱點,那是我們一生最大的敵人,比如“傲”,人一旦有了傲慢之心,往往會給自己埋下無數(shù)禍患,既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而這一點,在有能力、有才華、有成就的人身上,出現(xiàn)的概率更高,如果我們克服不了這一點,便會被它反噬。
因為有了“傲”,所以婚姻中才有了“下嫁”和“低娶”,這兩種,本身就認為對方低自己一等;
因為有了“傲”,生活中才會有了“看不起”和“輕慢”,認為別人皆不如自己;
因為有了“傲”,職場上才會有“目空一切”和“我最重要”,因為覺得自己無可替代;
真正有大成功的人,他們無論在智力、能力、才華上都遠超于他人,但他們絕不會傲慢無禮,為自己樹敵無數(shù),因為知道人生起落浮沉,并無定數(shù),誰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
愿你我早早便明白這一點,而不是等到跌得頭破血流時,才學會吃一塹,長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