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三次營養(yǎng)健康調查數據(NHANESIII)追蹤14.6年的數據顯示,消費含糖飲料最多者心血管死亡風險是最低者的2倍。
而前不久,Circulation的一項研究顯示,含糖飲料可導致全球每年18.4萬例死亡,其中13.3萬例死于糖尿病,4.5萬死于冠心病,6450例死于癌癥。
之前有研究估計,美國有30~40%的醫(yī)療保健費用與過多消耗含糖飲料有關,估計約1萬億左右。
作者認為,雖然減少含糖飲料不可能完全解決肥胖癥,但是限制糖的攝入簡單易行,對預防疾病、降低心血管發(fā)病風險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目前全球死于心臟病、中風、癌癥、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疾病。而含有大量糖分的飲料及垃圾食品也是元兇之一。
文章指出,糖的“致命”的是毒性作用是發(fā)的代謝綜合征——肝臟將糖轉化為脂肪,提高甘油三酯,造成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代謝綜合征,并升高血壓,增加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風險。
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已推薦,對于兒童和成年人,都強烈建議將游離糖的攝入量控制在總能量攝入的10%以內;在有條件時,可以進一步控制游離糖的攝入到總能量攝入的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