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神經損傷
一側副神經脊髓支的單獨損傷或其脊髓核損害時,同側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癱瘓,并有萎縮。因對側胸鎖乳突肌占優(yōu)勢,故平靜時下頦轉向患側,而在用力時向對側轉頭無力,患側肩下垂,不能聳肩,肩胛骨位置偏斜,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萎縮。因肩胛骨移位,使臂叢神經受到慢性牽拉,使患側上肢上舉和外展受限制。晚期由于瘢痕刺激可發(fā)生痙攣性攣縮(斜頸)畸形。雙側損害時,病人頭頸后仰及前屈無力。顱底骨折或槍彈傷引起的副神經損傷,頸靜脈孔區(qū)病變,枕骨大孔區(qū)病變,腦橋小腦角巨大病變及顱底廣泛性病變引起的副神經損害及延髓核性癱瘓常與后組腦神經及其他腦神經損害同時出現。而腦干核性麻痹時,腦神經的損害常為多組及雙側性。
1.定位診斷
(1)副神經脊髓支頸部損傷的診斷:頸部手術后出現患肩不適、無力或疼痛,聳肩困難,抬肩在90°以下,肩部下垂,有牽拉感,斜方肌萎縮,而其他肌力及感覺正常。肌電圖檢查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功能異常。
(2)副神經顱底區(qū)及腦干核性損傷的診斷:顱底骨折,顱底區(qū)腫瘤或其他病變引起的副神經單獨損害極為罕見,一側后組腦神經多同時受累,根據病變的部位及性質還可合并其他腦神經損害的體征,腦干病變引起的副神經損害多同時表現為延髓性麻痹。CT及MRI等影像學檢查有助于原發(fā)疾病的診斷。
2.合并損傷的診斷 診斷中應明確是副神經單純性損傷,還是合并其他腦神經損傷。若與后組腦神經及其他腦神經損害同時出現,可表現為:
(1)Avellis癥候群:迷走神經與副神經內側支損傷。
(2)Jackson癥候群:迷走神經、副神經及舌下神經損害。
(3)Schmidt癥候群:迷走與副神經損害。
(4)Collet-Sicard癥候群: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麻痹。
(5)頸靜脈孔癥候群(Vernet癥候群):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腦神經麻痹。
(6)其他:腦橋小腦角癥候群,枕骨大孔區(qū)癥候群,偏側顱底癥候群(Garcin癥候群或Guillain-Garcin癥候群,完全型或不完全型)等。
3.病因診斷 尋找副神經損傷的原因。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副神經損傷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副神經損傷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副神經損傷找醫(yī)生
更多 >副神經損傷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廣州市 三級甲等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東城區(qū) 三級甲等
- 萊西市人民醫(yī)院 萊西市 二級甲等
- 重慶市開縣人民醫(yī)院 開縣 三級甲等
- 山西省汾陽醫(yī)院 汾陽市 三級甲等
- 吉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船營區(qū) 三級甲等
- 淄博市第一醫(yī)院 博山區(qū) 三級甲等
- 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泉山區(qū)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