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膜轉移癌別名:脈絡膜轉移瘤
轉移癌最常通過視神經周圍的睫狀后短動脈進入后極部脈絡膜,在此浸潤生長形成病灶,故病人主訴有視力下降,可伴閃光感或飛蚊癥;如腫瘤生長在后極,也可能出現進行性遠視及中心暗點。隨著腫瘤增長,中心暗點也不斷增大。轉移癌常伴滲出性視網膜脫離,相對脫離區(qū)出現視野缺損。視野缺損區(qū)往往比視網膜脫離的范圍為小,因脈絡膜轉移癌只沿脈絡膜浸潤生長,并不破壞視網膜的錐、桿體細胞,故視網膜還保留一定的功能。腫瘤若向前發(fā)展或腫瘤增長引起廣泛的視網膜脫離,脫離的視網膜可將虹膜晶狀體隔推向前方致前房變淺,房角關閉發(fā)生繼發(fā)性青光眼,出現眼痛、眼壓增高以及上鞏膜血管迂曲擴張等。由于腫瘤的浸潤性生長可能浸潤睫狀神經,有些病人會有眼痛和頭痛,這是轉移癌區(qū)別于脈絡膜其他腫瘤如脈絡膜黑色素的一個特點。因此,當惡性腫瘤患者出現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眼痛等癥狀時,要警惕眼部發(fā)生轉移癌,而需及時做進一步檢查。
眼部檢查:雙目檢眼鏡或前置鏡檢查時在眼底后極部,透過視網膜可見其下有1個或多個,圓形或卵圓形,邊界不清的扁平實質性腫物。極少數也可呈團球狀或蘑菇狀,這時與脈絡膜無色素性黑色素瘤很難區(qū)別。腫物顏色大都為灰白或黃白;少數呈橘紅色有如脈絡膜血管瘤的色澤,有人認為這是類癌(carcinoid)或甲狀腺轉移癌的特征;而棕或棕黑色則是來自皮膚或對側脈絡膜黑色素瘤的轉移癌。腫瘤表面及周圍常有扁平視網膜脫離,脫離視網膜水腫、混濁或有色素斑點。視網膜脫離發(fā)展快,數周后成球形甚至全脫離。脫離具有滲出性視網膜脫離的特點,即視網膜下液體可隨病人頭部位置改變而移動。視盤周圍的腫瘤常呈彌漫性生長,脈絡膜受累范圍大,視盤出現水腫,甚至出現棉絨斑。玻璃體一般很少受累,無明顯混濁。如虹膜睫狀體也有轉移,或腫瘤因生長快速發(fā)生壞死,可出現虹膜睫狀體炎及繼發(fā)性青光眼等癥狀。轉移癌偶可沿脈絡膜大血管層向眼外擴散,或侵犯鞏膜血管或后部鞏膜向球后蔓延導致眼球突出。
有惡性腫瘤病史,尤其雙眼發(fā)病、多灶病變者,應考慮脈絡膜轉移癌的診斷。缺乏腫瘤史,常造成誤診或漏診。對成年或老年人,眼底檢查發(fā)現后極視網膜下有灰白或黃白色扁平腫物及視網膜脫離時應懷疑脈絡膜轉移癌的可能性,注意詢問原發(fā)癌瘤病史或手術史,通過體檢、影像學檢查仔細搜尋原發(fā)病灶及身體其他轉移灶。眼部熒光血管造影、超聲波、視野、CT或MRI掃描等對診斷都缺乏特異性,但經綜合判斷,可能有助于診斷。
早期需與脈絡膜視網膜炎、葡萄膜肉芽腫,晚期應與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無色素性脈絡膜黑色素瘤、孤立性脈絡膜血管瘤、脈絡膜骨瘤、老年黃斑變性伴脈絡膜滲出及出血性色素上皮脫離等相鑒別。
脈絡膜轉移癌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脈絡膜轉移癌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脈絡膜轉移癌找醫(yī)生
更多 >脈絡膜轉移癌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武警廣東總隊醫(yī)院 天河區(qū) 三級甲等
- 溫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鹿城區(qū) 三級甲等
- 吉林省腫瘤醫(yī)院 朝陽區(qū) 三級甲等
-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奎文區(qū) 三級甲等
- 六安市中醫(yī)院 金安區(qū) 三級甲等
- 佛山市禪城區(qū)中心醫(yī)院 禪城區(qū) 三級甲等
- 巴州人民醫(yī)院 巴州區(qū) 二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