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
(一)發(fā)病原因
目前認為主要的“睡眠調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腹前區(qū),即視交叉上核,該區(qū)病變除導致睡眠-覺醒周期紊亂外,還可導致體溫及進食活動的改變。
(二)發(fā)病機制
醫(yī)學上對睡眠的探討,始于尋找“睡眠中樞”,位于下丘腦或第三腦室側壁的病變能夠產生持久的昏睡,但非生理性睡眠,亦不能解釋醒-睡周期。當前認為和睡眠有關的解剖部位相當廣泛,至少包括額葉底部、眶部皮質。視交叉上核、中腦蓋部巨細胞區(qū)、藍斑、縫際核、延髓網狀結構抑制區(qū),以及上行網狀系統(tǒng)等。
牽涉的遞質包括乙酰膽堿、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腺苷、γ-氨基丁酸、5-羥色胺,以及神經肽類如S因子、δ睡眠導致肽(DSIP)等。
例如,視交叉上核及其相關聯的視網膜-下丘腦束,具有自身節(jié)律性活動功能,在動物中為醒-睡周期的起步點,在人類可能為復雜的起步機構的一部分。又如縫際核含有5-羥色胺能神經元,破壞腦橋的縫際核可以抑制REM的發(fā)生,同時破壞中腦的縫際核則SWS消失;藍斑和藍斑下區(qū)含有去甲腎上腺能神經元,在覺醒和REM中放電頻率增加,而SWS中則減少。破壞藍斑和藍斑下區(qū)也可使REM消失。神經肽中S因子和DSIP已可濃縮成藥劑,注射后能產生S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