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變異體(AFPV)概述
甲胎蛋白異質體對于伴有AFP升高的原發(fā)性肝癌與良性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甲胎蛋白變異體(AFPV)正常值
常以LCA-R占25%作為鑒別診斷的界線。
甲胎蛋白變異體(AFPV)臨床意義
LCA-R≥25%者有80%~90%的可能是原發(fā)性肝癌,低于此值者為良性肝病。 甲胎蛋白是一種糖蛋白,英文縮寫AFP。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約兩周后甲胎蛋白從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但當肝細胞發(fā)生癌變時,卻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而且隨著病情惡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會急劇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診斷原發(fā)性肝癌的一個特異性臨床指標。
甲胎蛋白變異體(AFPV)檢查方法
放射免疫法:在一定的體積中,一定量的抗體和一定量的有放射性的抗原,加入無放射性的抗原愈多,結在抗體上的有放射性的抗原愈少。這樣,若是能夠把結合有抗原的抗體和無結合的抗原分開,然后以測定放射性的方法,測這些抗體的放射性,就可以推算出有多少不具放射性的抗原了。
甲胎蛋白變異體(AFPV)注意事項
檢查前:孕婦要分娩一年后才可以進行檢查。
檢查后:肝癌手術術后,若AFP含量下降,AFPV含量相對恒定者,則術后易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