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主要是由帶有登革熱病毒的伊蚊叮咬人而使人感染的傳染病,知道登革熱的癥狀和懂得登革熱診斷知識對認識此病很重要。
在流行季節(jié),來自流行區(qū)15天內(nèi)的患者或在當?shù)馗腥景l(fā)病的患者,凡具備登革熱一般癥狀,并符合突然起病,發(fā)熱24~36小時達高峰,三紅征,皮疹,表淺淋巴結腫大,束臂試驗陽性,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特點者,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可作出臨床診斷。首例(批)病人和新發(fā)疫區(qū)病人的確診必須以血清學和病原學作為依據(jù)。
登革熱的臨床表現(xiàn)輕重不一,在非新疫區(qū)和流行區(qū)尤易誤診,應注意與流感、傷寒、麻疹、猩紅熱、暴發(fā)型流腦、恙蟲病、斑疹傷寒、鈞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相鑒別,有腦損害的病人應與病毒性腦炎鑒別。
登革熱病人中凡出現(xiàn)1個器官以上出血、肝腫大、血小板減少(10萬/UL以下),血液濃縮者可診斷為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病人如出現(xiàn)休克癥狀,脈壓低或血壓低,紅血球容積增高者,可診斷為登革休克綜合征。
(實習編輯:周小芳)